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拔山固神力,举鼎亦无双。
拔山 bá shān(1).比喻力大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騅不逝。” 晋 陆机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威先天而盖世,力盪海而拔山。” 唐 玄宗 《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》:“长怀问鼎气,夙负拔山雄。” 赵朴初 《刮地风·咏风暴》曲之一:“拔山卷海看风威,枷锁齐飞。”(2).比喻极其困难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用贤则如转石,去佞则如拔山,如此望阴阳之调,不亦难乎!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固 gù《國語辭典》固 [ gù ]形结实、坚硬。如:「牢固」、「稳固」、「坚固」。《文选·古诗十九首·明月皎夜光》:「良无磐石固,虚名复何益?」坚定、确定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「罚莫如重而必,使民畏之;法莫如一而固,使民知之。」动安定。如:「巩固国防」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「晋始伯而欲固诸侯,故解有罪之地以分诸侯。」《史记·卷五五·留侯世家》:「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,示天下无还心,以固项王意?」禁闭。《汉书·卷八七·扬雄传下》:「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,欲行者拟足而投迹。」《三国志·卷一九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「国之纲纪,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。」副坚决、坚持、极力。如:「固守」。《书经·大禹谟》:「禹拜稽首固辞。」《老残游记·第四回》:「那人再三固让。老残仍送出大门,看那人上马去了。」原来、一向。如:「固有道德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,臣固知王之不忍也。」当然、诚然。唐·柳宗元〈封建论〉:「州县之设,固不可华也。」《聊斋志异·卷一一·王大》:「谄者固可诛,谬者亦可恨也。」姑且、暂且。《老子·第三六章》:「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若之,必固强之。」名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固来。神力 shén lì(1).佛教语。谓无所不能之力。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诸佛神力,智慧稀有。” 唐 杨炯 《梓州惠义寺重阁铭》:“夫何故?如来神力,且观严浄;道师方便,化作一城。” 宋 蔡绦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五:“ 释氏 在世时,説法於忉利天,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,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,於他方取旃檀木,摄匠手,登天视其相好,归而刻焉。” 清 杨焯 《同石苓登天宁塔》诗:“非经神力扶,莫识坤舆厚。”(2).神奇之力。《北史·高季式传》:“ 范阳 卢曹 身长九尺,力能拔树,时有沙门 曇讚 ,号为神力,惟 曹 与之角焉。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﹝ 岳飞 ﹞生有神力,未冠,挽弓三百斤,弩八石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太和门箭》:“公至 太和门 ,门扉为故 明 旧物,生铁包裹,甚为坚厚,公拔箭射之,洞穿其扉, 明 人惊骇,以为神力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:“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,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。”(3).犹精力。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若要等招安,空劳神力!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举 ( 舉 ) jǔ举 [ jǔ ]向上抬,向上托:~头。~手。~重。~棋不定。动作行为:~止。轻而易~。发起,兴办:~义。~办。创~。提出:~要。~例。推选,推荐:推~。荐~。全:~国。~世。~家。古代指科举取士:科~。~人。一~成名。攻克:“一战而~鄢、郢”。鼎 dǐng《國語辭典》鼎 [ dǐng ]名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。圓腹、三足兩耳,亦有四足的方鼎。盛行於商、周時代。《說文解字·鼎部》:「鼎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」《玉篇·鼎部》:「鼎,器也,所以熟食者。」古代傳國的寶器。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。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「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,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對曰:『在德不在鼎……周雖德衰,天命未改,鼎之輕重,未可問也。』」比喻三公、宰相、重臣等高位。如:「臺鼎」、「鼎輔」。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。戰國燕·燕丹〈與傅麴武書〉:「故有刎喉不顧,據鼎不避者,斯豈樂死而忘生哉,其心有所守也。」宋·文天祥〈正氣歌〉:「鼎鑊甘如飴,求之不可得。」福建方言。指鍋子。如稱廚房為「鼎間」,稱鍋蓋為「鼎蓋」。二一四部首之一。副鼎有三足,引申為三方並立。《三國志·卷六一·吳書·陸凱傳》:「近者漢之衰末,三家鼎立。」《晉書·卷八七·武昭王李玄盛傳》:「昔漢運將終,三國鼎峙,鈞天之曆,數鍾皇晉。」方、正。《漢書·卷四八·賈誼傳》:「天子春秋鼎盛,行義未過。」形大。如:「鼎言」、「鼎臣」、「大名鼎鼎」、「這件事情,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,才可能成功。」亦 yì《國語辭典》亦 [ yì ]副相當於「也」、「也是」。如:「人云亦云」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「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唐·李商隱〈無題〉詩:「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」相當於「又」。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:「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」唐·杜甫〈羌村〉詩三首之一:「鄰人滿牆頭,感歎亦歔欷。」只是、不過。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「王亦不好士也,何患無士?」唐·杜甫〈蒹葭〉詩:「江湖後搖落,亦恐歲蹉跎。」已經。《文選·王康琚·反招隱詩》:「昔在太平時,亦有巢居子;今雖盛明世,能無中林士?」唐·杜甫〈獨立〉詩:「草露亦多濕,蛛絲亦未收。」連雖然。唐·杜甫〈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〉:「畫師亦無數,好手不可遇。」宋·歐陽修〈玉樓春·蝶飛芳草花飛路〉詞:「紅蓮綠芰亦芳菲,不奈金風兼玉露。」助位於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《書經·盤庚上》:「予亦拙謀,作乃逸。」《詩經·召南·草蟲》:「亦既見止,亦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」名姓。如明代有亦孔昭。无双(無雙)wú shuāng(1).独一无二;没有可比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生而长大,美好无双。”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 李广 才气,天下无双。” 唐 温庭筠 《照影曲》:“桃花百媚如欲语,曾为无双今两身。” 陈毅 《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》诗:“雄豪尽是无双士,卫国保家子弟兵。”(2). 唐 薛调 所撰小说《无双传》中的人名。为尚书 刘震 之女。 宋 秦观 《无双》诗:“尚书有女名 无双 ,蛾眉如画学新妆;伊家 仙客 最明俊,舅母惟只呼 王郎 。” 明 陆采 《明珠记·提纲》:“ 无双 女死后得重生, 王仙客 两赠《明珠记》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