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大的玛雅文明,为何一夜消失?科学家找到新证据!

强大的玛雅文明,为何一夜消失?科学家找到新证据!

不过说真的,气候模型所揭示出的事实更为严峻;玛雅人他们自身反而加重了这场灾祸。为建造金字塔以及维持农业,他们砍去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雨林,这致使地表温度上升了5至7℃,与此同时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翻了一番。

此外,NASA还借助卫星数据来还原古典时期的生态状况,发现尤卡坦半岛的植被覆盖率由80%急剧下降到了10%;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破坏,更是在自我毁灭赖以生存的根基。

但干旱为何没有立即摧毁整个文明?2022年《自然通讯》的研究给出了关键线索:在玛雅潘城遗址的乱葬岗中,DNA分析显示精英阶层的残骸集中在1400-1450年干旱峰值期。

这些把控着水利以及粮食分配的贵族们,在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时,首先会保障自身的利益,从而引发了平民的暴动。

激光扫描显示,在那个时候,百分之七十的防御工事有扩建的表现;而且在陶器碎片上的象形文字中,记载着“用俘虏的血进行祭祀以求降雨”。

当权者越是想要借助宗教来稳固自己的统治,这样社会的裂痕就会越发地明显;在干旱的第九个年头,全面的内战最终还是爆发了——自然所发生的灾变与人为所造成的灾祸相互之间产生了呼应,而这也就是文明走向瓦解的最为关键的所在之处。

这种“混合型崩溃”在现在有着更显著的警示作用。2023年,奇琴伊察发掘出了亚特兰蒂斯雕像,它的面部特征把墨西哥中部文明的要素给融合在一起了;这就表明,玛雅人在崩溃的后期,仍旧在努力寻求外部的交流。

而现代考古学家在相同区域发现,采用梯田农业和分散定居的玛雅社区,反而在干旱中存活。这指向一个违背常理的结论;高度集中的文明形态将气候风险予以放大。

当玛雅城邦持续地扩建神庙来彰显其权威之际,他们或许未曾料到,最为质朴的生存智慧竟隐藏在小农那片玉米地里。

当前全球气候谈判陷入僵局之时,玛雅文明的教训就像时空胶囊一般:2024年2月,危地马拉的玛雅后裔依旧在使用祖先的“米尔帕”轮耕之法来对抗极端天气;不过他们的城市遗址却因游客大量增加而面临着地基塌陷的问题。当我们对玛雅的天文成就感到惊叹之时,更应该思考——下一个被写进考古报告的,会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摩天大楼吗?

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参考文献:

Evans, N. P., et al. (2018). Quantification of drought during the collapse of the classic Maya civilization. Science, 361(6401).

Kennett, D. J., et al. (2022). Drought-induced civil conflict among the ancient Maya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13(1).

Garrison, T., et al. (2018). LiDAR reveals ancient Maya megalopolis in Guatemala.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, 97.

相关推荐